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731-56760567
传真:0731-5676030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湖南省湘乡市
邮编:411421
新闻资讯
雄安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8-7-17

 建辉置业控股集团,建辉置业控股集团


从雄安新区的规划决策开始,到《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批复与具体的内容公布,经历了近4年的时间,这些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一个新区规划建设的核心,就是如何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产业规划发展的问题。

无论是从雄安新区设立的背景,发展定位,还是起步区中启动区的规划重点,还是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与产业空间布局的保障措施,处处体现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城镇化与产业化”双轮驱动,互为作用,将会共同推动雄安新区的成长与发展。


“雄安新区”规划决策纪实:紧密与产业发展相关

2015年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9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多点一城、老城重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设新城问题。

2015年4月2日和4月30日,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城。

2016年3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也是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雄安新区”首次出现在汇报稿的标题之中。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专程前往白洋淀。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201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雄安新区规划纲要》;4月21日,《雄安新区规划刚要》全文公布。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提出建设一座新城开始,到最后的《雄安新区规划刚要》全文公布,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始终围绕着“北京新两翼”与“区域新极”这条线来做文章,为规划中产业的发展重点打下了基础。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共发布了十章内容,除了其中的第一章为总体要求与第十章如何去实施外。其中的二到九章基本是围绕着雄安新区的城市建设与产业规划来展开的。


设立背景:潜藏产业规划的源头

雄安新区的设立体现了“三个是与两个有利于”,从两个有利于,更能体现出新区的产业规划的源头。

三个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两个有利于: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有利于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形成河北两翼,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国经济区,这些因素构成了产业规划的源头。


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产业基础与市场条件

雄安新区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四区”定位。

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美丽家园。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

协调发展示范区:坚持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发挥对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开放发展先行区:坚持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为提升京津冀开放型经济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也提出了两阶段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

四区定位也决定了要以创新为要素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此来推动新区城镇建设与产业系统规划。而城镇的两阶段目标提出了城市建设的要求,这些城市目标的达成一方面要以产业为基础来推动经济社会的提升,同时也为一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起步区空间:新区的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启动起来

在起步区适当区域规划建设启动区,面积20-30平方公里,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为新区的起步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摆脱了以往新区建设前期以土地来置换产业与投资,后期发展无力的状况。

在重点做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同时,把新区的前期产业进行布局,让新区的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启动起来;同时再考虑持续性的问题,系统性、长远性地规划新区的产业系统,保持新区产业发展的持续生命力,达到预期的定位与目标。


系统产业发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与“创新驱动”的高端高新产业

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为基础,同时兼顾“创新驱动”的高端高新产业为长远发展,建立起雄安新区的产业体系。

会建起雄安的“中关村”,孕育出雄安的独角兽企业,建起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培养出雄安的顶尖学子,会建起雄安的自贸区,打造雄安的自由化贸易。


同时,在起步区构建一流的承接平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医疗中心。


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

以创新为核心元素,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发挥新区的平台功能:搭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基础,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制定特殊人才政策等。

在创新领域,雄安新区较为突出的是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6.0,与北京保持一致,超过了上海、深圳和广州。基础研发经费占比是个比较新的指标,18%的指标值也与北京保持一致,反应了雄安新区在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上,将会更注重于源头创新。

此外,雄安新区是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因此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大数据管理贡献率、数字经济占比等指标,与传统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后发优势。这也是一种产业导向,同时也为一些高端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应用市场。


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创造新融合,打通创新发展产业链

首先是产城融合,以水定产,以产兴城,依照自然环境、城市风貌布局产业。

其次是产学研融合,彻底打通产学研体系,“企业直接走进高校课堂、实验室,参与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

最后是军民深度融合,“打造军民融合试验场,打开‘民参军’的渠道,加快军用技术对民用技术的辐射。”


重点发展产业:将围绕着6个方面进行筛选

结合雄安新区的整体定位与发展目标,未来的产业发展重点在于以下六个方面: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产业。

2、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率先发展脑科学、细胞治疗、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培育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加强重大疾病新药创制。

3、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服务、科创服务、商务服务、智慧物流、现代供应链、数字规划、数字创意、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4、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以生物育种为主体的现代生物科技农业,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园区。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5、新材料产业:新型能源材料、高技术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

6、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符合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实施现代化改造提升,推进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